● 省思劄記:Female,Minority Superintendents Face Double Inequity
過往,傳統社會賦予男性與女性不同的評斷標準和社會期待,昔日更是有「女子無才便是德」的迷思,普遍認為女性所應扮演的角色便是發揮本能,為夫賢妻,為子良母;在這樣的刻板印象之下,不僅女性就學是個屈指可數的異數,更遑論以女性身為領導者了。
如今,民風開放,思想遷移,人們開始重新定位兩性角色,企圖尋求兩性之平衡。於是,兩性就學之比例逐步拉近,踏上職場之路的女性亦不在少數,更有些是兼顧家庭和工作的職業婦女;在思潮的開放和反思之下,女性逐步跳脫傳統社會禁錮的框架,成為重要的發聲體,甚至是成為學校中、團體中的領導者。
不可否認的是社會對於兩性平權的議題仍在碰撞、探索的階段,並未趨於穩定,以致於女性校長(或領導者)在工作職場中會被賦予許多迥於男性的期待、看法和挑戰,例如:女性校長過於柔軟,難以具備領導者應有的魄力;但,事實真是如此嗎?領導風格的差異應該來自於個人特質之不同,絕非單純以「兩性」這把刀所能一分為二的,以此框架女性校長和男性校長所具備的特質、能力有欠周延。換個角度思考,領導本就是因為不同的特質、能力形塑出不同的風格,若是女性校長能夠發揮獨有的特質,例如:溫暖、細心、具包容力等,不也能塑造出不同的學校氛圍嗎?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