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8年5月14日 星期三

校務發展計畫研究

●省思劄記:Data-Driven School Improvement

校務之推動與計畫之擬定息息相關。周詳的計畫,能夠讓校務發展如順水推舟;盲目的推動,只會讓學校的發展如逆水行舟。而校長身為學校的領導者,更必須具有高度的洞察力,能夠明確的從教育現場中「抽絲剝繭」,擬定相關的校務發展計畫,讓計劃是「合身」的,能夠拓展學校的優勢,彌補學校的劣勢;能夠善盡學校的資源,拓展學校的匱乏;能夠發揮人力的潛能,帶動團隊的成長;能夠結合社區的發展,彰顯教育的價值。

擬定校務發展計畫,絕非憑空取物,建築空中樓閣,而是應該有所本,有所據;其中的根本核心便是教育現場中豐富的資訊。大致而言,教育現場的資訊可以分為「教學」和「行政」兩大類,分述如下:
  1. 教學:包含「教」與「學」。老師教學的成效、瓶頸、困境、資源,以及學生學習的歷程、日常生活的行為表現等等,這些訊息每天縱橫交錯於校園之中,而領導者或領導團隊必須有系統的建立與蒐集資料,才能依據資料評估與擬定策略,進而達到提升品質的成效。
  2. 行政:包含「人」與「環境」。人即是行政團隊,行政團隊是校務發展與推動極重要的一個環節,包含各處室的工作執掌、進修發展、困境資源等等,皆是資料蒐集的重點。而環境的部份,意指領導者必須了解學校圍牆內外的空間與文化脈絡,包含校內建築、風氣;校外社區、家長需求等。領導者唯有清楚的掌握「人」與「環境」呈現的特質,才能夠擬制合適的校務發展計畫,循序漸進的帶動學校的成長,使其成為真正的有機體。
教育現場的資料能夠真實的反映出學校的發展和價值,因而有其深入了解之必要性;但,不可諱言,教育現場裡頭的資料是龐雜的、細密的,若單慿領導者或是行政團隊,依舊難以課盡其功,唯有所有成員的共同投入,方能夠真正深入其內,而非只有表層的探究。

●好文共賞‧‧‧‧‧‧

Data-Driven School Improvement

沒有留言: